曹化根 记者 储灿林 摄
(资料图)
争当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排头兵
——访马鞍山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、中国李白研究会理事曹化根
记者 余萍
“论坛的成功举办展示了马鞍山的形象,提升了马鞍山的知名度。论坛也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,集聚国内长江文化领域专家大咖,帮助马鞍山进一步厘清了发展思路。”马鞍山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、中国李白研究会理事曹化根说道。
在曹化根看来,“人民保护长江、长江造福人民”的马鞍山答卷已经破题,下一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。如何推动论坛成果高效转化?他认为,首要就是要抢抓先机、积极争取,在马鞍山设立长江文化论坛永久会址,争当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排头兵。
深厚的长江历史文化资源,是马鞍山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坚固基石,而对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,也可以让历史场景随着城市发展一帧帧“活”起来。“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,不是喊一喊口号、谈一谈畅想就够了的,需要全市上下持之以恒共同努力。”20年来一张蓝图绘到底、一任接着一任干,成就了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精彩蝶变,曹化根建议马鞍山学习借鉴“绿色浙江”“生态浙江”到“美丽浙江”的浙江经验,坚定目标、久久为功。
悠悠长江水,奔涌新时代。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战略为长江沿岸区域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。“机遇是不可多得的战略资源,只有珍惜机遇、抓住机遇、用好机遇,主动作为,才能真正将机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,将现实机遇转化为发展成果。”曹化根表示。
马鞍山如何才能更好地抓住这些政策机遇?曹化根认为,需要明确一批专业人员来做,对标国家战略布局,提炼那些和马鞍山发展有关的元素,积极申报争取、贯彻落实。
作为一座工业之城,马鞍山有很多高层次技术人才,但也不可否认,马鞍山缺乏高端的策划创意人才。因此,曹化根建议,在明确专人团队负责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同时,要善于借助“外脑”,“此次论坛的举办,就是借力‘外脑’的一次成功实践。”
如何让“外脑”持续发挥作用?曹化根认为,关键还在于探索建立属于马鞍山的“外脑”专家人才库,并且创新机制,让“外脑”有兴趣、有平台参与到马鞍山文化发展的谋篇布局中来。
将长江文化活化利用,实现生态价值转化,文旅融合是最广泛的路径。“文化怎么融入经济里边来?我们目前做得还远远不够。”曹化根认为,要将马鞍山的地理商标和地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,在产品的设计等各个环节体现出马鞍山元素。“这也需要长期的关注和探索,需要有锲而不舍的韧劲,还有扎根破岩的钻劲。”他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