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日,在洛阳市—天津大学2023年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暨河南省科技成果直通车系列活动上,现场签订校地合作协议3个,校企合作项目6个,天津大学洛阳成果转化基地也正式揭牌。
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,天津大学是一流名校,又依托新工科教育优势,在工程、材料、化工等领域攻克一大批国家战略需求和前沿核心技术。洛阳与天津大学“牵手”,更是为开启一场创新与产业“双向奔赴”。
(资料图片)
聚焦合成生物、化工材料等风口产业深化校地、校企合作
“今天的成果转化对接会是洛阳市和天津大学合作的开始。”天津大学副校长马新宾说,从“研”到“产”,关键在打通成果转化应用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当前的洛阳,精细化工、新能源材料等风口产业发展正劲,也是天津大学创新成果转化的重点部署区域。
今年以来,西工区与天津大学科研院、化工学院等互动交流频繁,组织线上线下对接活动10余场,对接企业需求近百项。
活动现场,天津大学科研院、化工学院、智算学部、材料学院等院系的专家教授,围绕洛阳“十大产业集群”发展实际需求,聚焦合成生物、无机非金属材料、工业互联网等领域,重点推介了多项重大创新成果,受到洛阳企业的广泛关注。
此外,天津大学科研院与西工区政府、洛阳市科技局签订成果转化基地合作协议,天津大学智算学部、化工学院与西工区政府分别签订合作协议。天津大学高鑫教授团队、刘争副教授团队等6个团队与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、隆华科技集团(洛阳)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分别签订技术合作协议,将在合成生物、人工智能、智能制造、化工材料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。
天津大学洛阳成果转化基地将在6个领域提供服务
“新揭牌成立的天津大学洛阳成果转化基地,是天津大学技术、成果、智力在洛转移转化、产业化落地和对接交流的统一输出口。”作为合作方之一,洛阳西工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,基地将以市场和产业需求为牵引,围绕洛阳在优势主导产业和风口产业方面的核心需求和关键环节,在六大方面开展全链条服务,帮助高校与企业实现技术精准匹配、需求精准对接,共筑产学研深度融合高地。
据介绍,这六个方面分别是搭建合作交流平台、转化科研成果、联合技术攻关、科技决策咨询、推动产业园建设、聚集人才资源等。基地将定期组织行业会议、成果对接、技术攻关、企业走访、科技咨询等技术转移转化系列活动;推进相关优势学院同洛阳深化产学研合作,建设合成生物产业园和人工智能产业园等产业研发基地;鼓励天津大学科研团队与洛阳重点企业开展联合攻关;根据洛阳重点企业需求,鼓励科研团队通过担任技术顾问、开展合作研发、进行技术入股等方式,提供技术咨询、产品开发、成果转化等科技服务等。
形成创新成果常态化转化对接机制
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学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主任元英进发表了题为《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合成生物前沿领域创新》的主旨演讲,吸引我市多家企业负责人与专家教授团队开展合作洽谈探讨。
“与天津大学合作,将给企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。”洛阳沃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鸿振带着公司科研技术人员,与天津大学周晓波教授进行了长时间的面对面交流。他介绍,周晓波教授团队在工业互联网数据采集方面的科研成果,与该公司业务十分匹配,他们希望通过在周晓波团队的指导助力下,帮助公司开发更多产品,提升公司科研成果产品化产业化转化水平,为洛阳产业发展添砖加瓦。
“不仅仅是一次两次的对接活动,而是要形成创新成果常态化的转化对接机制。”天津大学有关负责人表示,基地将进一步破解企业技术、人才需求瓶颈问题,打通从技术到市场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。(洛报融媒·洛阳网记者 郭旭光 蒋颖颖 文/图)